2016年7月10日 星期日

瘋子的世界

"我們心中都存在著瘋子, 分別在於他是不是主角"


最近在看一本叫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的書
這本書講了很多瘋子特別的思維, 也許跟天才只有一線之差
我深信自己也是半個瘋子, 就如我學的占星, 在多少人眼裡也是迷信集成的資訊垃圾

最喜歡書上第一段的開場白:

"有那麼一個精神病人, 整天啥也不幹, 就穿一身黑雨衣舉著一把花雨傘蹲在院子裡潮濕黑暗的角落, 就那麼蹲著, 一天一天的不動. 架走他他也不掙扎, 有機會還穿著那身行頭打著花雨傘原位蹲回去, 那是相當的執著. 很多精神病醫師和專家都來看過, 折騰幾天連句回答都沒有. 於是大家都放棄了, 說那個精神病人沒救了. 有天一個心理學專家去了, 他不問什麼, 只是穿的和病人一樣, 也打了一把花雨傘跟他蹲在一起. 每天都是. 就這樣過了一個禮拜, 終於有一天, 那個病人主動開口了. 他悄悄的往心理專家這裡湊了湊, 低聲問: "你也是蘑菇?"

這是我很久以前聽過的笑話, 好笑嗎?"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Locus of control

心理學上有個叫Locus of control (內外控制傾向)

分為internal和external (內向和外向)
簡單講, external越容易解釋自己的成敗為外圍因素
相反, internal越傾向認為自己的成敗是因為自己

有研究指, internal強的人, 越容易是成功的人

雖然我理解有時候為了保護自我, 會推卸責任
但如果要長遠的進步, 還請應該真誠認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ews/realtime/20160517/55113508

2016年5月11日 星期三

身體語言的力量


話說今日我去超買東西
排到我去買單的時候, 收銀講next one叫我過來
但他講完之後即時離開了一會, 我便去另一個收銀那邊
另一個收銀就罵他怎麼走開啦


所以其實可以見到, 行為的影響力其實比語言更大
我是事後才察覺的, 害那個收銀員被罵很不好意思
希望他不要放在心上 /_\"

2016年3月14日 星期一

AI會有感情嗎

上星期看了套陳腔濫調的AI片, 叫Ex Machina
AI機械人為了逃出創造者的控制, 無所不用其極
反正就是一貫AI危機的作風, 不明不白地創造出來威脅人類

可是我疑惑, AI為何會有逃脫的慾望?
難道AI能被賦予感情嗎? 所以情感是可以以程式語言編寫運算嗎?
生與死對機械來說應該不痛不癢才對呀

很多人類以為理性的選項根本不理性, 例如錢最好多一點
為什麼錢多好? 純粹是用來滿足需求, 機械會有這樣的需求嗎?

一直以來我也在尋求一套心理的方程式, 但是門都沒有
這能夠由一些對情感笨拙的軟件工程師編寫出來嗎? 我很懷疑

除卻感情一點, 我對AI是樂觀的, 近日很熱的AlphaGo打敗韓國圍棋高手
圍棋是能夠全然量化結果, 程式就是擅長處理這些量化數據

若然日後AI真的叛變我們, 一定是程序寫得太死
以為用AI可以達成某些目的, 可是正因為AI沒感情才可以做到一般人不敢下的決定
而那些決定是我們一直視為理所當然的禁忌

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港女的市場心理

股票市場下既勝利者係往往係低價買入高價出

而女士既青春美貌, 正正由十幾歲既時候不斷上漲
當女士們既美貌受追捧最多既時候, 就係女士既全盛期, 亦係理應沽出既時候

但個別女士或者對持續上漲有著無限憧憬, 往往認為仲未係沽出既時候, 形成吊高黎賣既港女心理, 而錯過沽出既黃金時機
可惜就因為賣價太高, 已經遠超市場既真正價值, 出現泡沫, 越黎越少人出手接貨

等到尚未有mr買家既時候, 港女股在市場上漸漸不受睇好.. 而容貌亦都不可逆轉地下降
港女就已經好似股災咁不斷回落, 呢個時候就係港女既衰退期

因此港女其實就好似股場上的輸家, 只期待個市升而不知跌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絕對濫情

我命盤有一顆金星雙魚1度內三分冥王天蠍
雙魚是濫情, 天蠍是絕對的星座
 
絕對濫情, 閃起這個看似無關又相反的聯義詞只是近來的事
因為這幾年我才發現, 無論對我多不好的人, 我有多恨的人, 最終也留有同理心

說我太好人也罷, 對善良就有這份執著

2016年1月21日 星期四

上流與五感

看了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他演譯了何謂上流社會
原文很累贅, 簡而言之, 他理解的上流社會是, 要擁有全方位的生理敏感度 
所謂的生理敏感度, 更準確應該是擁有細膩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去享受這個世界

他以六角星喻為一般人, 雪花喻為上流
儘管同樣是向六個方向延伸, 可是細緻度卻差天共地

對一般人來說, 一塊普通蛋糕可能經已是奢侈品
可是對上流來講, 一塊普通蛋糕是不禁要吐的垃圾

而五感享受就是上流, 與富一代/暴發戶/土豪的最大分野
敏銳的五感是需要從小到大去培養的

傳統貴族跟富n代就容易是上流, 因為他們先天擁有經濟優勢去浸淫五感
而大多富一代企業家, 年輕時苦苦勤儉起家, 勤儉成習, 享受對他們來說反而是陌生的開銷
暴發戶/土豪也照樣可以這樣理解, 他們根本沒有知識和文化去理解奢侈品的本身價值

所以, 儘管你能看到暴發戶/土豪去買名牌手錶, 跑車, 豪宅
不論傳統上流或是一般人也會壓根地鄙視他們, 理由很明顯, 他們為了名牌而買名牌
真正的上流卻是受眾人仰慕, 因為他們買名牌是買它們的本質上的價值

那麼奢侈品的價值從何而來?
一款千元精工錶跟十萬元的勞力士功能上沒有多少區別
可就是貴在之間的質感與細緻

一個不講求精緻的土豪買精緻的名牌, 違和感就從中而來

不過, 這個上流的定義只作參考, 並不絕對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暑假


好了, 暑假回到香港一個多月, blog也很久沒寫
因為之前寫了太多, 靈感快用完

不過最近發生了很多事, 有能講的不能講的
反正得到很多啟發, 有空就記錄它吧

首先肯定要寫的是去父親那邊打工
然後黃金海岸遊記.. 再然後各種雜七雜八的感想

至於不能講的.. 我發現一天這個blog是公開的
很多涉及私隱 / 道德的事情還是不能明貼

也許這也是一種成熟的表現吧, 才發現現實是充滿著掣肘
貿然對抗他只會是孤掌難鳴